网上有关“语言文字的手抄报简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语言文字的手抄报简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手抄报是一种可传阅、可观赏、也可张贴的报纸的另一种形式。下面是语言文字的手抄报简单,一起来看下吧!
壮族的语言
壮族的语言是状语,它是属于汉藏语系侗语族壮傣语支。
壮族语言的分类:壮语大致可以分成两大方言,即北部方言和南部方言。同时两大方言中又有诸种土语。北部方言有8个土语区:邱北、桂北、右江、邕北、郁江、红水河、连山土语等。这些土语一致性比较大,词汇相同率达85%左右。南部方言有5个土语:邕南、左江、德靖、岘广、文麻土语等。这5个土语的一致性比较小。如德保和钦州的民族固有词 汇相同率只有63%左右;钦州壮语和文山壮语在语音和词汇均有较大的差别。南部方言各土语的异点稍多些。总之,壮语南北两大方言虽有差异,但它们的共性是主要的;各个土语在语音上也有微异,但它们也有较大的共同点。
壮族语言的特点:
1、语音方面,壮语语音有22个声母,108个韵母,6个舒音韵,2个塞音韵,这是壮语音所特有的。
2、语法方面,壮语语法以词序和虚词为主要的语法手段,主语在前,谓语、宾语依序列位于主语之后,主语都是谓语陈述的对象。定语都是后置的,如花红、马白、河大、山高等。这跟汉语定语前置恰好相反。
3、词汇方面,其特点是以单音词为词汇,词汇一般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和声貌词等共12类。
4、词汇丰富,1949年以后,壮语有不少的词汇借用汉语。这就进一步丰富了壮语的词汇和壮语的表达方式。
5、壮语还有丰富的近义词,如表示洗的动作就有洗脸、洗衣服和洗器皿等。
壮族的文字
壮族的文字是壮文。分为古壮字和壮语拼音文字两种。
古状字:也叫土俗字,产生于唐代,是由壮族一些受汉文化教育的文人(也包括巫师)借助汉字或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的。古壮字民间普遍使用的有4800多个字,另外,还有音同义同而写法不同的异体字8000多个。古壮字的构造方式,是借、仿、创三者结合。借,是借汉字或汉字的偏旁部首。仿,是模仿汉字六书中的方法。创,是再创造文字。
古壮字的构字方式,大体有如下4种:
1、形声字,是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和意符组合而成的`字。
2、会意字,是利用汉字本体的意义,加上一些特殊的符号,或者是以两个以上的汉字合并而成的字。
3、借汉字,是直接借用汉字。有借音和借义两种。借音是借用汉字的正者或谐音来记录壮语字。一经借用,其原来汉义不复存在,而是表示壮义了。另一种是借音借义字。是既借音又借义的字。
4、象形字。是依物赋形,依事描样,以简单而富有概括力的笔画,勾画出物体的基本形象
拼音文字:以拉丁字母为基础拼音创制的文字。共有28个字母,并以z、J、x、q、h等字母分别作第二、三、四、五、六调的调号,放于字尾。它以北部方言为基础,以武呜县语音为标准,于1955年12月制定,1957年经政务院批准并公布实施。50、60年代,壮族地区开始推行壮文。
目前,壮族聚居的县,建立了壮文学校,在群众中进行壮文扫盲。许多壮人会采用壮文写信,记账,记录山歌,也出版了不少的壮文写籍。还用壮文翻译出版了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壮文干部课文、中师壮语教材和高等壮语教材。拼音壮文对壮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正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壮族语言文字是壮族文化的一种体现,是一种记录壮族文化的载体,同时也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
壮族有自己民族的文字。
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南北两大方言。
南宋时,曾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出“土俗字”,但使用范围不广,多使用汉字。
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壮文。
1957年11月,由周恩来总理亲自主持召开的政务院第63次全体会议批准了《壮文方案》,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
扩展资料:
壮族在宋代史籍中称为“撞”、“僮”、“(彳+童)”。解放后称“僮”。1965年10月12日,经广西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报请国务院批准,改族名为“壮族”。
壮族人民曾多次发动反封建、反压迫的农民起义,广西桂平金田村是太平天国的发生地。1929年12月到1932年,在广西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作出贡献。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壮族以农业为主,驰名中外的三七、蛤蚧和茴油是壮族地区素负盛名的特产。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
壮族信仰原始宗教,祭祀祖先,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歌节等。
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
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公”,女的则称“奶奶”或老太太;路遇客人或负重者,要主动让路,若遇负重的长者同行,要主动帮助其代负并送到分手处。
解放后,1952年12月9日在广西的西半部建立桂西壮族自治区,1956年春改为自治州。
1958年3月5日建立以原广西省地区为范围的广西壮族自治区。1958年4月1日建立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62年9月26日建立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
人民网—壮族
关于“语言文字的手抄报简单”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评论列表(3条)
我是珠升号的签约作者“时光隧道”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语言文字的手抄报简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语言文字的手抄报简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手抄报是...
文章不错《语言文字的手抄报简单》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