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旋压式外壳?

网上有关“什么是旋压式外壳?”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什么是旋压式外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旋压

spining

板坯与芯模共同旋转,由辊轮进给并施加压力,使板坯紧贴芯模逐点局部变形的冲压成形工艺旋压可制造各种轴对称旋转体零件,如扬声器、弹体、高压容器封头、铜锣;也可用于气瓶收口、筒坯成形等。旋压的特点是:用很小的变形力可成形很大的工件;使用设备比较简单,中小尺寸的薄板件可用普通车床旋压;模具简单,只需要一块芯模,材质要求低。旋压适用于小批生产,因其只能加工旋转体零件,局限性较大,生产率低。旋压可用专门机械,采用仿形旋压和数字控制旋压。在旋压成形的同时使板厚减薄的工艺称为变薄旋压,又称强力旋压,多用于加工锥形件、薄壁的管形件等,也可用以旋压大直径的深筒,再剖开后制成平板。

旋压是将平板或空心坯料固定在旋压机的模具上,在坯料随机床主轴转动的同时,用旋轮或赶棒加压于坯料,使之产生局部的塑性变形。在旋轮的进给运动和坯料的旋转运动共同作用下,使局部的塑性变形逐步地扩展到坯料的全部表面,并紧贴于模具,完成零件的旋压加工。

旋压加工的优点是设备和模具都比较简单(没有专用的旋压机时可用车床代替),除可成形如圆筒形、锥形、抛物面形成或其它各种曲线构成的旋转体外,还可加工相当复杂形状的旋转体零件。缺点是生产率较低,劳动强度较大,比较适用于试制和小批量生产。

随着飞机、火箭和导弹的生产需要,在普通旋压的基础上,又发展了变薄旋压(也称强力旋压)。

釉下彩瓷成坯工艺可分为旋压、滚压、手工拉坯和注浆四种类型。

一、手工拉坯

手工拉坯成型,将塑性泥团置于旋转的陶车上(又称辘轳车),用于将泥团拉成所需要的产品形状。小件产品坯体一次拉成,大件产品须分节拉坯,然后粘合成一器。手工拉坯因系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且操作技术要求高,一般只用于特制产品的成型。如大花瓶、毛主席纪念堂的大花缸等艺术器。

二、旋压成型

旋压成型又称刀压成型和旋坯,旋坯机结构按刀架有弧形刀架式和直升刀架。按机械形式又分单刀和双刀两种。操作时,半可塑泥团置于旋坯机旋转石膏模内,将型刀压制泥料,随着模型的旋转,泥料被排压至模型工作面上,多余泥料经割边器排出,模型成型刀之间空隙被泥料填实,成为厚度适宜的坯体。碗、盘、杯、碟产品多用旋压成型。1976年,部分壶类和鱼盘产品由注浆成型改为旋压。不仅解除了注浆坯体合模缝线缺陷,提高了产品质量,且比注浆成型提高工效一倍多。

三、滚压成型

滚压成型系70年代新兴的成型工艺。是将双刀旋坯机的型刀部分改为转运的滚压头。利用滚压头和模型分别自绕轴线旋转,将模型内的泥料滚压延展成坯体。滚压成型有外滚压与内滚压两种;滚头有热滚头与冷滚头两类。热滚头用金属材料制成;冷滚头多用聚四氟乙稀制成。外滚压成型适用于盘、碟等扁平类产品;内滚压成型适用于碗、杯产品。滚压成型效率比旋压成型高三分之一;坯体致密,机械强度大,变形少,并便于组合机械化和自动化流水作业线。

四、注浆成型

注浆成型是利用石膏模吸水特性,将泥浆注入模型内,使泥浆粘附在模型上成为坯体,注浆成型有空心注浆和实心注浆两种。

空心注浆是利用石膏模型单面吸浆而形成坯。适用于注制壶、杯、罐、瓶等空心器皿或人物、玩具等艺术品。其操作是将泥浆注满于模型内,等泥浆吸附在模壁上所需厚度时,倾出多余泥浆,然后坯体硬化离模,即可取出坯体修饰干燥。

实心注浆是利用石膏模型双面吸浆而形成坯体。多用于注制中羹、鱼盘、鸭池、汁斗等异形产品或瓷板。其操作是将泥浆注入两块石膏模之间,待泥浆中的水分被石膏模吸收后,坯体收缩离模,即出模修干燥。因两模之间空隙为制品的形体与厚度,故无多余泥浆。1975年,鱼盘、汁斗等产品,采用高压注浆,其泥浆压力为785毫米汞柱,以加快坯体注成速度,增强坯体致密度,提高坯体强度,减少气孔等缺陷。

关于“什么是旋压式外壳?”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傲南的头像
    傲南 2025年08月27日

    我是珠升号的签约作者“傲南”

  • 傲南
    傲南 2025年08月27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什么是旋压式外壳?”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什么是旋压式外壳?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旋压 spin...

  • 傲南
    用户082709 2025年08月27日

    文章不错《什么是旋压式外壳?》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珠升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