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闇公旧居的旧居风貌

网上有关“杨闇公旧居的旧居风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杨闇公旧居的旧居风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旧居是典型的穿斗悬山顶小青瓦建筑,古朴典雅,是西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之一。旧居呈二进三重四合院布局。

正门一副金色对联:杰出杨门赤诚报国无私欲,高悬祖训清白传家有遗风。前店门面自清朝末年到潼南县解放,是镇上的邮政代办所,由杨家经营。店后是一天井。天井左侧是书屋.是杨闇公与其弟妹学习的地方。在杨闇公的指引和影响下,杨氏兄妹大多走上了革命道路。五弟杨尚昆、十一弟杨白冰、二哥杨衡石、六弟杨尚化、六妹杨久君、九妹杨白琳都是***员,很早就参加了革命。

陈列馆再进一重,又是一个小天井,两侧是卧室,这里陈列着杨闇公夫人赵宗楷历尽艰险保存下来的三本《 杨闇公日记》,陈列的中有一张1927年摄的杨闇公牺牲的正面全身遗照,口唇撕裂,双目凹陷,两袖空荡,可见反动军阀对他残酷刊讯。面对敌人的酷型,他正气凛然地斥责敌人:“你们只能砍下我的头,不能动摇我的信仰!”在赴刑场途中,他慷慨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烂军阀!中国***万岁!”敌人残暴地割下他的舌头,他就用带镣铐的手直指敌人,敌人又残酷地砍去了他的手,他仍瞠目瞪眼,怒视敌人,敌人再次残忍地挖去他的双眼。他生命不息,斗争不止,表现了***人的坚贞不屈的气概。

旧居始建于清同治六年(1868),1992年恢复旧居原貌。

1901年5月,赵宗楷出生,赵家是书香门第,父亲是清朝秀才。她自幼在荣昌路孔镇生活,父母非常注重子女的教育培养,她曾就读于路孔镇小学。哥哥赵松森留学日本,毕业回来又把妹妹接来重庆读书,接受新式教育,后来她又随哥哥到北京就读于北京女子师范学校绘画专业,她刻苦努力学习,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学生。她身材适中,个子不高不矮,梳着流海头,英姿飒爽,待人温厚热忱,虚心好学,言谈举止大方,对待同学象一位温和的老师,又像一个慈蔼的长姐,同学们打心里喜欢她。几年的学习生活,在北京结识了许多革命人士,也接受了许多革命思想。

在此期间哥哥赵松森结识了杨闇公。1924年,通过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方执委工作的唐伯焜介绍,杨闇公和赵宗楷相识,她赞成杨闇公的革命理想,积极支持他的革命活动。1925年3月18日,赵宗楷和杨闇公结为伉丽,定居于重庆二府衙街七十号(今19号)。

1925年3月至1927年3月,她和杨闇公及杨闇公的父亲杨淮清都生活在重庆二府衙街七十号,这个地方也是当年中共四川省委的工作地点,不少革命***如吴玉章、刘伯承、任白戈、廖苏华等同志经常在这里聚会,共商革命大计。

赵宗楷也参加了四川省委领导下的妇女联合会的活动,并积极支持杨闇公同志的革命工作,她承担了部分机要交通工作。特别在革命斗争的艰苦时刻,处处保护丈夫的安全,掩护杨闇公的革命活动。很多党的重要会议在她家召开,多数同志在这里吃饭,为了解决同志们生活上的困难,赵宗楷成了总帮办。

在1927年“三·三一惨案”后,杨闇公不幸被捕,1927年4月6日壮烈牺牲于重庆佛图关,赵宗楷秘密收殓了杨闇公烈士的遗体,妥善地收拾好杨闇公生前的三本革命日记和衣物、文件等遗物,带着一双儿女,回到了杨闇公的故乡——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在那里一直生活到1949年11月潼南解放之日。

解放后,赵宗楷先后在重庆、成都工作,1960年,赵宗楷当选为第三届四川省政协委员。“文化大革命”中,由于杨闇公烈士的胞弟杨尚昆被诬为“反党”, 赵宗楷也因此受到株连。

1971年3月,赵宗楷在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迫害中含愤逝世于成都。

赵宗楷的骨灰初葬于成都竹望山公墓。1979年中共潼南县委将她的骨灰运回潼南,安放在杨闇公烈士陵园内的一侧,这既遵从了赵宗楷的遗愿,也体现了党和人民对她的表彰和纪念。

关于“杨闇公旧居的旧居风貌”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14)

猜你喜欢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倾城之泪的头像
    倾城之泪 2025年08月23日

    我是珠升号的签约作者“倾城之泪”

  • 倾城之泪
    倾城之泪 2025年08月23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杨闇公旧居的旧居风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杨闇公旧居的旧居风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旧居是典型...

  • 倾城之泪
    用户082302 2025年08月23日

    文章不错《杨闇公旧居的旧居风貌》内容很有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珠升号@gmail.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